睡眠週期
- mia ccad
- 2024年5月2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很久以前在日本電視台看到一個節目,它在解釋為什麼人有時候睡很少,睡醒後卻精神飽滿,有時候卻明明睡很多,起床時還是虛累累。這除了跟睡眠品質有關,還牽扯到「睡眠週期」的概念。
人的睡眠是有週期的,意思就是說:睡眠也是有程序的,睡著跟醒來都要照規矩來,不然打壞了週期,就會讓大腦產生睡不飽的念頭,因而整天昏沈沒精神。如果睡對了時程,即使睡覺時間少,還是可以達到充分休息的效果,事半功倍,神采奕奕,生龍活虎。
最早看到的電視節目說,睡眠週期是九十分鐘,後來又看到一個說是三~四個鐘頭,每人狀況不同。不過兩個節目的共同結論都指出,人要找出自己的睡眠週期,再來安排自己的睡眠時間,如果你的週期是三小時,建議你睡三或六或九個小時,如果週期是四小時的人,最好是睡四或八個鐘頭。(你要是有時間睡十二個小時也是很好啦~)總之,睡眠貴在精實不在多,不然多睡等於沒睡。
以下是從網路上摳來的資訊,供大家參考:
睡眠是一種生理週期性的現象,由
(1)非快速動眼睡眠與
(2)快速動眼睡眠,兩者不斷重複所組成。
一般人的睡眠是由非快速動眼睡眠
第一期開始,
經第二期、
第三期、
第四期後,又回到
第三期、
第二期,然後進入
快速動眼睡眠階段,稱為
睡眠的一週期。
正常成人每日平均睡7~8小時中有4~6個睡眠週期,每一週期約90分鐘。各期的時間與生理現象如下:
淺睡眠 – 清醒與睡眠之間的過渡期,約2~3分鐘。肌肉放鬆、心跳及呼吸速率變慢、有漂浮感,眼球不停地轉動,此期很容易被叫醒。
深睡期 – 約10~15分鐘,此期佔總睡眠時數的40~50%。生理反應呈現體溫下降、心跳及呼吸速率下降,眼球不動已入睡,但仍容易被叫醒。
熟睡期 – 約15~30分鐘,進入深睡的初期,肌肉完全鬆弛,心跳、呼吸、體溫、血壓皆下降,不易被叫醒。
沉睡期 – 約15~30分鐘,沉睡期是必須的睡眠期。心跳及呼吸速率比清醒時下降20~30%,肌肉完全鬆弛,此期極難叫醒、極少更煥睡姿。此期生長激素釋放,蛋白質的合成增加、膽固醇分解,促進組織修復。可能發生打鼾、夢遊或尿床的情形。
快速動眼期 – 又稱為活動性睡眠期,約10~20分鐘。肌肉極度放鬆,最不易被叫醒;新陳代謝速率(腎上腺素、生長激素、胃酸分泌)增加;體溫和血壓上升、心輸出量和心跳速率增加,脈搏可能變得不規則、呼吸不規律。作夢且記憶清楚、快速眼球運動。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