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網路成癮問題多

  • 作家相片: mia ccad
    mia ccad
  • 2024年5月28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網路成癮問題多

網路成癮是現代青少兒及家長不得不重視的現象,呼籲家長一起來行動,提醒與教育青少兒如何健康與正確的使用網路。根據兒福聯盟公佈「台灣地區兒少打玩網路遊戲行為調查報告」,發現有4成以上兒少已出現網路成癮的症狀。建議家長依循「CPR」守則,多陪伴孩子上網(Company),給孩子多元的休閒娛樂(Plenty)及應訂定明確的網路遊戲規定(Rule),包含安排合理的上網時間及電腦放置家中公共區域。

 ※ 親子健康上網七步走

1.一個定時器:可以準備一個定時器,每30分鐘提醒自己一次,動一動,眨眨眼睛。

2.上網時間觀念:適當和孩子溝通,安排上網時間規定,建立良好的時間管理觀念。

3.三十分休息:貼小標語如「30分鐘休息一下」在螢幕旁邊,隨時提醒孩子注意上網時間。

4.四下有人看:將電腦放在公開的地方,如客廳等,讓其他家人共同陪伴孩童使用網路,也降低孩童瀏覽到色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情暴力網站的機率。

5.適當挑選網站:陪伴孩子使用網路,篩選合適網站或電動玩具,陪孩子一起玩,也聊聊網站的內容。

6.走出戶外:帶孩子參與戶外活動如:遛狗、運動,或帶著孩子一同做家事,轉移注意力,讓孩子不要專注在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網路遊戲上。

7.親子多互動:多陪陪孩子聊聊天,也瞭解他們上網的內容,多一點傾聽,少一點說教。

網路成癮問題多:

「網路成癮」是近年來才出現的名詞,上癮者常會不自覺對網路產生過度依賴。這類網友不僅待在網路上的時間超過預期,對網上活動也難做有效的自我節制。其次,網路上癮者離線後可能出現類似戒毒或戒菸者所顯現的徵狀。有些人離開網路後會產生嚴重的空虛或失落感。網路沉迷(Internet overuse)與網路成癮(Internet addiction),已成為e世代青少兒在心理及精神上的嚴重困擾。全球將近有三億名網路使用者沈溺於網路。台灣約有40萬人達到網路成癮標準,有憂鬱症、躁鬱症等情緒問題、自我封閉人格等,都是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。

網路成癮有以下自我檢驗標準,八項只要呈現其中五項,就初步符合診斷;加上每周上網時間超過四十小時,即容易出現網路成癮症狀。

有以下八項自我檢驗標準可供參考:

一、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,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。

二、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獲得滿足。

三、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,但總是失敗。

四、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,覺得沮喪,心情低落易發脾氣。

五、花費在網上的時間總比預期的要長久。

六、為了上網,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、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。

七、曾向家人或朋友或他人說謊,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。

八、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,諸如無助、罪惡或焦慮、沮喪。

 

資料提供 : 社團法人台灣愛鄰社區服務協會-白絲帶工作站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大多時候,我想殺了我的iPhone

來源︰商業周刊/專欄部落格/哈佛人聊行銷/撰文者:Joey Chung (鍾子偉) 我很多比較年輕的朋友在今年夏天才剛從學校畢業,準備開始工作。在和許多不同朋友討論之後,同 樣的問題常常出現。 「我下禮拜一就要去上班了。你覺得我應該要買一支黑莓機或是iPhone嗎?」...

 
 
 
二成學生網路成癮 全球最嚴重

中國時報【張翠芬╱台北報導】 國內一項大規模且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,各級學校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平均達二成,嚴重度在世界數一數二,與南韓相當。 孩子沉迷網路也成了親子衝突炸彈,一名高一生只因媽媽叨唸一句「這麼晚還不去睡?」就氣得用手砸破玻璃,結果割斷手腕神經,現在還在復健;一名...

 
 
 
網路成癮症的高危險群

據英國精神科醫生的研究調查顯示,網路成癮症的高危險群為: 1、教育程度較高的男性 2、中年婦女 (這一方面的資料只是”英國精神科醫生”的說法 -----蔡秀傑 醫師 註 ) 更早的研究報告則顯示: 網路成癮症約佔所有網路使用者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之間。...

 
 
 

Σχόλια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