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妄想症
- mia ccad
- 2024年5月28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妄想(delusion)指的是一種「錯誤的深信不疑」,也就是「對錯誤而虛假的思想,雖然違背文化、社會常理,但仍然深信不疑」。也就是當一個人所堅持的信念是錯誤的,甚至與社會現實及文化背景相抵觸,還毫不動搖,便是妄想狀態。妄想症(paranoia)的含意很廣;一般是指「偏執(para)的心智(nous)」源自希臘文,也就是所謂「執迷不悟」、「狂妄」的思想。臨床上是指「將事實曲解,形成複雜糾結的偏見及妄想思維」,但妄想以外的思想及社會功能,則不受影響。
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手冊第四版(DSM-IV)的定義,妄想症的診斷標準如下:
(1)一種或一系列相關的妄想。
(2)上述妄想持續至少三個月。
(3)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診斷。
(4)沒有持續性的幻覺 (可以有短暫的聽幻覺,但不能是第三人稱或批評式的內容)。
(5)可以有間歇性的憂鬱症狀,只要沒有情緒障礙時,妄想依然持續)。
(6)排除器質性精神疾病
一般而言,妄想症是一種慢性進行且以有系統、有組織的妄想為主的疾病。盛行率約0.03%,男女的罹病率相近,發病年齡範圍十分廣,但多在成人中期或晚期發病。很多個案並未就診,因此實際數字可能不止如此。大多數個案是未婚,但有部分在發病前己婚。發病前的性格特質多為孤僻、不合群。妄想症個案的妄想是「非怪異性」的,也就是說內容會與日常生活的情境相關,如被跟蹤、被下毒、愛慕、被欺騙或陷害等。一般來說,妄想症無幻覺,少部份可能有與妄想相關的觸幻覺或嗅幻覺。除了與妄想相關的功能可能受影響外(如因怕被追殺而躲在家中),其餘的功能則可以維持正常。
妄想症的種類:
妄想症的種類包括有以下五種,尤以情愛妄想型和忌妒妄想型是女性患者常面臨的:
(一)情愛妄想型(erotomanic type):又稱de Clerambault’s症候群
病人會以為自己正和某人戀愛,或另一個人深愛著自己。這類型在女性中較為常見,但是在法院案件中則是男性較常見。幻想中的戀人通常是地位較高(如名人、明星或上司),很多時是遙不可及,甚至只是一個「魅影」,在現實中根本並不存在。病人常認定對方先愛上了自己,但實際上兩個人只有很少甚至完全沒有真正接觸。雖然病人有時會替對方編織藉口,但也會惱羞成怒,做出一些異常的舉動,如跟蹤、騷擾、襲擊、綁架、謀殺、或者想要把愛人從幻想的危險中拯救出來等,常因此觸犯法律。
(二)嫉妒妄想型(jealousy type):又稱奧賽羅症候群(Othello syndrome)
是一種病態型思想,認為自己的配偶或愛人不忠。病人並不會先採取一些方法(如僱用私家偵探或在家安裝攝錄機偷拍伴侶)來取得不忠的證據,而是收集一些瑣細的佐證(如衣著凌亂、床單有斑點等),就錯誤推論並且證實妄想為真。大部分情況下,這些指控完全是虛構的,但有時伴侶曾經有過不忠。個案通常會質疑其配偶或愛人,並且企圖阻止想像的不忠事件發生。
(三)自大妄想型(grandiose type)
妄想自己具有至高無上的才能、洞察力、價值、勢力、知識、身份等等。在這種念頭的驅使下,病人會刻意改變生活方式來迎合妄想,變得奢侈、傲慢、狂熱起來。自大妄想可能有宗教內容,例如相信自己有來自神明的特殊訊息。
(四)被迫害妄想型(persecutory type)
堅信自己受到迫害、欺騙、跟蹤、下毒、誹謗或陰謀對待等,病人往往會變得極度謹慎和處處防備,小小的輕侮可能就被病人放大,變成妄想的核心,時常將相關的人納入自己妄想的世界中。
(五)身體妄想型(somatic type)
病人堅持自己患病,因而經常四處求醫,雖然治療無效,但仍頑強不息。常見的型態像是病人深信自己由皮膚、口腔、肛門、或陰道等部位發出臭味;或體內有寄生蟲在鑽、爬;或昆蟲爬附在皮膚上;或身體某部位是超出常理範圍的變形或醜陋;或是身體某部分器官沒有功能等等。
(六)混合型(mixed type)
沒有任一種類型的妄想主題比較突出,或混合了幾種妄想類型的特點,適用此分類。
(七)未分類型(unspecified type)
主要的妄想內容無法明確界定、或無法用上述特定類型來描述,例如關係妄想等。Cotard's症候群可以說是一極端的虛無妄想,例如病人會說自己的腦袋或內臟被完全摧毀、或是掏空,或是自己的家人都己不存在等等。
妄想症治療:
妄想症個案大都不會主動向精神科醫生尋求協助,即使肯求醫,也很少會規則治療。由於妄想症個案可能有自殺及殺人的動機,因此應該第一時間對病人的危險性進行評估。
1.妄想症的治療以藥物為主
治療妄想症主要以藥物為主,抗精神病藥是其中首選藥物。需治療2-4週後妄想症狀才逐漸減緩或消失,但藥物需維持三個月以上,之後才能減少到最低有效劑量,再以此最低有效劑量持續服用三年以上,以避免復發。如果個案不配合治療,可考慮使用長效的肌肉注射劑,或滴劑。若疑心有人害他,而拒絕飲食,則需住院治療。若個案出現情緒障礙,如憂鬱或激躁不安,則可使用抗憂鬱劑與情緒穩定劑。
2.心理治療的恰當時機
除了藥物,也可以適度給予心理治療。首先應先建立良好的關係,接納個案,心理治療才有效。以鼓勵、支持、適度的關心代替批評、責備或不耐煩。心理治療應在藥物出現療效後,否則個案因受症狀干擾而成效不佳。反之,在藥效達到後,若不及時給予心理治療,則易復發。另外,醫療專業人員之間,應以一致的態度對待個案則是相當重要的。
3.家人最好參與輔助治療
若個案同意,應鼓勵其家人一同參與治療計劃,對治療進度有幫助。有些病人可即時好轉,但有些則較難治理甚至會持續終生。如若不予適當治療,大部份病人仍可維持相對正常的社會生活,但也有病人不能自我照顧,情況嚴重。
4.復健治療
在復健治療方面,應鼓勵個案多參加社交活動,爬山、訪問、聚會、社團、欣賞藝術,做兒女的可以利用機會多回家跟父母相聚,或將孫子交給父母帶養。服裝、儀容方面,可以鮮明活潑為主,多跟年輕人接觸,彼此分享,讓日子喜樂、感恩、讚美中渡過。也可以應鼓勵個案去做志工,如陪孤兒院的孩子們玩、唱歌,做些衣服給育幼院的孤兒,享受到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福氣。
【引用本文,若涉及任何人的權益,請告知敝人,敝人將立即撤下,並致上誠摯的歉意】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