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什麼是思覺失調症?

  • 作家相片: mia ccad
    mia ccad
  • 2024年5月2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4年6月12日

思覺失調症是一種精神疾病。一般來說,十五歲到二十歲是最常發病的年齡。它主要的症狀包括思考、知覺、情感、行為等多方面之廣泛障礙。在發病之初,病人可能出現成績或工作表現一落千丈、社交退縮、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等前兆,一開始出現的徵兆,這叫「潛伏期」。在潛伏期階段,若未予以適當的處置,病情便會更加惡化,而衍生出幻覺 (看到或聽到一些不存在到的刺激)、妄想 (腦海中堅信一個不合理、脫離現實的信念)、語無倫次、行為怪異等症狀,這稱之為「活躍期」。許多家屬因為缺乏對思覺失調症的認識,往往錯過了「潛伏期」的警訊,而一但到了「活躍期」時,病人多半已處在嚴重的發病狀態中了。


由於思覺失調症的症狀相當特異且戲劇化,所以早期常被認為是「中邪」或「妖怪附身」,或被冠上「瘋子」的稱號。時至今日,經過精神醫學的不斷研究,已指出思覺失調症也是疾病的一種,有其腦結構或生物化學的病因,更可能有其遺傳基礎,可透過適當的藥物來加以治療。若病人與家屬皆能配合醫囑,用心投入治療計畫,病人對疾病與環境的適應能力應能慢慢好轉。


思覺失調症(schizophrenia): 非單一診斷,而是一群有某些共同特徵的精神病,其共同特徵為:


A. 症狀: 以下五項症狀具二個以上,至少持續一個月


(1) 妄想(特別是奇異內容的妄想)


(2) 幻聽(特別是批評性或對談性的聽幻覺)


(3) 混亂的言語(語無倫次,脫離現實的言談等)


(4) 有混亂的或僵直的行為


(5) 負向症狀,如表情平淡、思考或語言貧乏、生活退縮或無意志力



注意: 假如妄想是怪異的, 或幻聽內容是不斷地批評病人的行為或思想、或多種以上的聲音在交談。則只要合乎A一項即可



B. 社會/職業功能失常: 工作、人際關係、或自我照顧功能顯著降低


C. 持續的時間: 持續的時間至少六個月,六個月中至少一個月符合A之標準。


D. 排除情感性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疾患( Mood Disorders)。


E. 排除藥物及內科情況。


F. 與廣泛性發展疾患之關係: 若有自閉症或廣泛性發展疾患,只有當幻聽或妄想持續顯著一個月才可下精神分裂症之診斷。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分裂的心靈----歸 途 漫 漫

分裂的心靈----歸 途 漫 漫 「蔡醫師,你有新病人。」 我頭也不抬,機械性的從護士手中接過病歷,看了看患者的基本資料。 「唉!她怎麼又來住院了!這次又會是什麼樣的症狀呢?」 我口中唸著唸,順勢看看手錶, 「哇!5點15分,快要下班了!」...

 
 
 
思覺失調症的可能病因

思覺失調症,在二十世紀以前,被命名為早發性癡呆(Dementia praecox),已陪伴人類至少達數千年之久。到二十世紀初,才被一位瑞士精神科醫師布洛爾(Bleuler)命名為思覺失調症。它源自於兩個希臘字的合併。Schizo的意思是分裂或裂開;phren則指心靈。它原始...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